玩玩负载均衡---在window与linux下配置nginx
最近有些时间,开始接触负载均衡方面的东西,从硬件F5再到Citrix Netscalar。不过因为硬件的配置虽然不复杂,但昂贵的价格也让一般用户望而却步(十几万到几十万),所以只能转向nginx,squid这类有反向代理功能的软件了。好在其设置都不是很麻烦。 本文就之前所做过的安装和配置步骤做一下总结分享出来,以免日后忘记了。 首先是windows系统,这里建议使用window 2003企业版,而不要作用win7(太新了,我遇到无法启动nginx的问题)。要说的是,在windows下配置安装nginx还是很容易的,少了linux下下载tar再配置编译参数等等步骤,我们只要从下面的地址下载相应的zip包(大约750kb)即可,地址如下: http://sysoev.ru/nginx/nginx-0.8.21.zip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下载包是nginx 0.8.21开发版,换句话说其只能用于搭建测试环境等用途的,不能用于实际的生产环境(受限于windows文件句柄数限制)。 下载并将该包中的文件解压到c盘上,为了配置使用方便,我将其解压后的文件夹名称从“nginx-0.8.19”改为”nginx”,这样我们只要将要负载均衡的站点在iis中设置好之后,将相应的链接地址放到nginx的相应配置文件中即可,这里我们打开C:\nginx\conf\nginx.conf文件,将下面的内容放到该文件的“server { ”上方行处:
upstream mylocalsite { server 10.0.2.137:8088; server 10.0.2.137:8089; }
因为nginx无法运行动态脚本,所以这里要使用proxy_pass属性进行代理,所以找到该配置文件的如下内容:
location / { root html; index index.html index.htm; }
修改其内容如下:
location / { proxy_pass http://mylocalsite; #proxy_set_header Host $host; #proxy_set_header X-Real-IP $remote_addr; ;#防止ajax安全请求问题 #proxy_set_header REMOTE-HOST $remote_addr; ;#防止ajax安全请求问题 }
修改完之后,还要修改一下server的侦听端口,原内容如下:
server { listen 80; server_name localhost; ……
修改完后的内容如下:
server { listen 8086; server_name 10.0.2.136; ……
这样,nginx就会在启动之后开始侦听本地IP(10.0.2.136)的8086端口请求,然后将其请求转向到mylocalsite 中所指定的两个iis站点,并将执行的结果转发给客户端。如果一切配置正确,这时可以运行 c:/nginx/nginx.exe (或在cmd下运行“start nginx”),就可以在任务管理器中看到一个nginx进程启动了。(注:如果配置文件有错误,可以到C:\nginx\logs\error.log查看错误日志,进一步排错)。 注: 关闭ngnix的命令: nginx -s stop 配置文件ngnix.conf正确性判断的命令: nginx -t ** 当然Nginx 负载均衡**的功能也是很强的,并且其一般作为七层负载均衡(应用协议层)。下面就其upstream所支持的四个常用设置进行说明:
1)、轮询(默认):每个请求按时间顺序逐一分配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,如果后端服务器down掉,能自动剔除。 2)、weight :指定轮询几率,weight和访问比率成正比,用于后端服务器性能不均的情况。 2)、ip_hash :每个请求按访问ip的hash结果分配,这样每个访客固定访问一个后端服务器,可以解决session的问题。 3)、fair(第三方):按后端服务器的响应时间来分配请求,响应时间短的优先分配。 4)、url_hash(第三方)
按上面的说明,可以将之前我们的upstream做如下修改:
upstream mylocalsite { #ip_hash; server 10.0.2.137:8088 weight=2; server 10.0.2.137:8089 weight=1; }
这个当来了三个http请求时,其中的两个会被分配到10.0.2.137:8088 上,一个分配到10.0.2.137:8089 。当然一开始可以其分摊的请求可以不是太严格按其设置,但当请求数多了之后,基本上就接近于我们分指派的权值了。当然就负载均衡的算法而言,使用weight只是其中的一种,而经常使用的还有许多,比如lvs就在其内部实现了多种的负载均衡算法,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环境进行设置布署。。当然就目前而言,nginx的算法相比较还是少了许多,呵呵。 可以说在windows下安装配置还是很方便的,但如果使用loadrunner做并发测试时,就会发现其logs/error.log就会报如下错误: maximum number of descriptors supported by select() is 1024 while connecting to upstream 我曾经在网上查过解决方案,包括修改配置文件的worker_connections ,如下:
worker_rlimit_nofile 20240; events { #use epoll;//linux下使用 worker_connections 20240; }
但依旧不能将文件句柄数扩充到20240,还是报1024最大句柄数错误。最后实在没办法了,只得开始尝试在linux下安装配置nginx。也就引发了下面的内容。 其实在网上有关介绍如何在linux下安装nginx的要比windows下的要多得多,必定这是‘本家’吧。 因为之前网管只在虚拟机上安装了CentOS5,所以只能就尝试在该linux分支版本下安装了。好在虚拟机已安装完了,剩下的工作并不太多。 首先需要以root身份登陆系统,然后切换身份为超级管理员:
sudo -s # 先成为超级管理员
然后进入到src目前下,并在当前目录下download nginx.tar.gz包
cd /usr/src # 将文件下载到这个目录 wget http://sysoev.ru/nginx/nginx-0.7.62.tar.gz# 下载安装包 tar xzvf nginx-0.7.62.tar.gz #解压
如果下载的nginx 中默认可能没有 rewirte规则,因此需要下载pcre包的扩展来实现这个功能:
wget http://blog.s135.com/soft/linux/nginx_php/pcre/pcre-7.8.tar.gz # 下载pcre tar xzvf pcre-7.8.tar.gz # 解压pcre
下面编译安装pcre
cd /usr/src/pcre-7.8; ./configure –prefix=/usr/local/pcre –enable-utf8 –enable-unicode-properties
下面编译安装nginx
cd /usr/src/nginx-0.7.62
开始配置要编译的参数(注:内容较长,容易输错。具体参数设置参见http://wiki.codemongers.com/NginxChsInstall) ./configure –prefix=/usr/local/nginx –sbin-path=/usr/local/nginx/sbin/nginx –conf-path=/usr/local/nginx/conf/nginx.conf –error-log-path=/usr/local/nginx/logs/error.log –http-log-path=/usr/local/nginx/logs/access.log –pid-path=/usr/local/nginx/var/nginx.pid –lock-path=/usr/local/nginx/var/nginx.lock –http-client-body-temp-path=/dev/shm/nginx_temp/client_body –http-proxy-temp-path=/dev/shm/nginx_temp/proxy –without-http_rewrite_module –without-http-cache –without-http_map_module –without-http_gzip_module #使用debuginfo 信息–_with-debug_# 接下来就开始编译生成相应的文件了:
make make install
然后/dev/shm 也就是内存中,建立一个nginx_temp文件夹
mkdir /dev/shm/nginx_temp
接着创建www用户和组,以及其使用的目录:
/usr/sbin/groupadd www -g 48 /usr/sbin/useradd -u 48 -g www www mkdir -p /data0/vshare/htdocs chmod +w /data0/vshare/htdocs chown -R www:www /data0/vshare/htdocs
这时可以扩充一下文件句柄数(windows下就没这么容易扩展了,哎)
ulimit -SHn 51200 #设置打开文件句柄
到这里,我们就可以使用linux下的vi编辑器编辑一下:
cd /usr/src/nginx-0.7.62/conf/ vi nginx.conf
将之前在window下的修改内容替换(按下insert键进入到编辑模式)到当前的文件中,当修改完成了,按冒号(”:”)切换到命令模式下,然后敲入“wq”,保存并退出。(强制退出(不保存)的话,输入q!,然后回车) 注:
events { use epoll; worker_connections 20240; }
注:use epoll; //linux下使用,更多内容参见NginxChsOptimizations 这样就可以运行nginx了:
/usr/local/nginx/sbin/nginx -t –c
创建个软链接: $ sudo ln -s /user/local/nginx/sbin/nginx /usr/bin/nginx #之前安过的话要先删除sudo rm /usr/bin/nginx 启动完成后,可以通过如下指令查看其在内存中的运行信息: # ps aux | egrep ‘(PID|nginx)’ 这样当我们再使用loadrunner运行时,就可以看到error.log中就不再报那个恼人的“1024错误了”。 当然在nginx中,还支持文件缓存,以便于将那些静态文件缓存到本地的nginx服务器上,只不过要修改一下其config文件配置,如下: vi nginx.conf 在文件中的相应节点处输入如下内容:
location ~ .*\.(gif|jpg|jpeg|png|bmp|swf|js|html|htm|css)$ { #指定缓存文件类型 expires 7d; #设置浏览器过期时间7天 root data/nginx_cache/iis; #静态文件根目录目录(必须对应proxy_temp_path) proxy_store on; #开启缓存机制 proxy_store_access user:rw group:rw all:rw; #缓存读写规则 proxy_temp_path data/nginx_cache/iis; #存放静态文件的缓存目录 # include proxy.conf; # 外联proxy理的详细配置如proxy_set_header, client_max_body_size . if (!-e $request_filename) { proxy_pass http://10.0.2.136;/ } }
这样就会在data/nginx_cache/iis目前下生成相应的gif,jpg等文件的临时信息,当客户端请求到来时,就会从该目录中检索相应文件绑定之后返回给客户端,以减轻iis服务器和网络带宽的压力。 最后附上一个我在那台Centos上的配置文件,大家可以对比参照一下,因为nginx本身提供的配置结点信息过多,更多信息可以参见这篇文章。 相关链接如下: 张宴 搭建胜过Apache十倍的Web服务器(第5版)[原创] 守住每一天(网名) nginx反向代理配置及优化 原文链接: http://www.cnblogs.com/daizhj/archive/2009/11/03/1595292.html 作者: daizhj, 代震军 Tags: nginx,负载均衡 网址: http://daizhj.cnblogs.com/